未分類

《豬殺令》逐漸揭開的美食、回憶與詩

獨居山林小屋的松露獵人羅伯菲爾德,和松露豬相依為命,靠著他們找到的高級松露,和定期上山的食材商阿米爾交換生活用品。某天夜裏小屋遭到襲擊,強盜搶走了他的豬。為了找回他的豬,十幾年沒下山的羅伯回到鎮裏,也揭開他不為人知的過往。

《豬殺令》不論中譯片名、宣傳,劇情結構還是拍攝手法,都像一部非暴力的《捍衛任務》「殺狗死全家」。隨著劇情推進,緊張懸疑,你會期待看到深藏不露的羅伯為了救回他的豬,大殺四方。但其實完全沒有。

初次執導長片的麥可薩爾諾斯基,刻意把一個《捍衛任務》式的故事,拍成一部抒情詩作。他展現了《捍衛任務》故事去除了暴力,可以變成怎麼樣的一首抒情詩。當片尾觀眾為期待中的暴力感到失望時,電影迎來真正的高潮與感動:不論是阿米爾霸道的父親艾格,還是失去小豬的羅伯,都要面對他們最深沉的傷痛。

於是,回過頭來咀嚼,你才會發現這樣一個故事,是多麼詩意、深沉、動人,值得玩味。

經歷財務破產的影帝尼可拉斯凱吉,這幾年接拍了許多低成本量產B級爛片,成了大家口中的「爛片王」「Cult片王」。但他本人不以為意,樂在其中。《豬殺令》證明只要出現好的劇本,他一樣是那個演技精湛的影帝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